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土地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资讯 > 正文

聚“数”强基 乘势而上

发布时间:2024-11-08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作者:佚名

  建设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以下简称“数公基”)是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社会的基石,是城市提升政务协同能力、产业发展质效和民生服务水平的有效路径。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标准体系》,以城市提质增效为引领,推动构建城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公共性、集约性的数公基体系。

  房屋、道路、河流都在监控屏上三维真实还原;轻点鼠标,房屋的标准地址、常住人口等信息都一目了然……近年来,一些城市通过探索城市数公基建设和应用,持续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推动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高效集约建设CIM平台

  数公基是以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一标三实”系统、编码赋码系统相融合的城市数字底座。一些城市通过持续夯实数字底座,加强数据汇聚融合,助力打造涵盖多领域、多层次的智慧城市体系。

  湖北省咸宁市基于时空大数据平台建成数公基CIM平台,共享影像、地形以及城区三维等数据近20个图层,推动实景三维与编码赋码、“一标三实”对接集成,填补数字鸿沟,实现人口、法人、房屋信息在三维模型上实时关联融合,直接减少财政投入上亿元,保障咸宁数公基以最小建设成本快速推进,助力构建高效集成、系统协同、安全可靠、快捷便利的“数化咸宁”发展格局。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科学城CIM平台作为数字孪生科学城的核心,与全市CIM平台共用同一套数据底版,是数据汇聚全面、建模范围广泛、承载应用集中的区域级CIM平台。该平台针对重点片区,开展不同模型的定制,已完成全区156平方公里实景三维模型建设,以及33.5平方公里的规划精细模型和超过4000栋的单体化模型建筑建设。同时,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精细化建模的CIM平台建设路线,针对重点建筑开展BIM精细化建模,已汇聚全区重要建筑BIM模型135个。

  广东省广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以统筹建设超大城市、高精度、多场景、全市域、全时空、全要素的CIM平台为目标,完成了广州市中心城区共约1253.5平方公里实景三维模型生产及修模、数字高程模型,113万个(自然幢)单体要素模型(其中单体要素模型包含了建筑、交通、场地等7个大类、132个子类),形成了支撑CIM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三维数字底座。此外,该项目建成的CIM三维数字底座数据成果与广州市公安局等14家单位共享使用,实现了跨部门数据共享与传导互动。

  丰富智慧化场景应用

  数公基建设,与行业、场景的融合应用是关键。一些城市借助建设成果,重点围绕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城乡安全、公共服务等领域,带动各类智慧化场景应用加速落地。

  今年7月,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将311处地质灾害点在CIM平台上发布,任意点击一处地质灾害点,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周边房屋、人口分布等信息一清二楚。险情发生后,地质灾害影响区域内的房屋数量、类型、群众人数等基础数据可被多部门调取,为部门联动、指挥决策、科学避险提供更加高效的智慧化数据支撑。

  湖北省襄阳市向市直相关部门业务系统开放“一标三实”接口服务,日均调用2万余次。如助力便民服务导引,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运用统一标准地址库及实有单位信息,让钥匙店、修理店等生活设施信息更完善、定位更准确,助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山东省布局“网、云、端”等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域感知的融合基础设施,目前,全省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0.2万个,16市全部达到国家级“千兆城市”建设标准,千兆光网用户数突破1100万大关。数据中心在用标准机架总数突破35万个,智能算力占比达到26.7%。注册在用物联网终端数达到2.1亿个,累计流量位居全国第一。同时,加快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全国首条零碳智慧高速公路(济青中线济南至潍坊段)建成通车,全省累计上线智慧停车场5218个等。

  持续推进标准化体系化

  在全面推进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基础上,结合建设实践,把握跨行业、跨领域等特点,持续开展应用体系化标准化建设,也是城市数公基建设的重要任务。

  建设城市数公基需要汇集城市各类信息数据,其中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编码,即对城市中涉及政府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的各类对象赋予类似于居民身份证号码的身份识别代码。各行业虽已发布实施了多项分类编码标准,但编码的格式、含义差异较大。

  今年4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公告,批准《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编码规则》(以下简称《编码规则》)为城乡建设行业产品标准,已于8月起实施。《编码规则》确定了3段21位的城市实体对象统一识别代码编码规则和分类框架,将城市实体对象划分为13个大类、87个中类和332个小类。可以说,《编码规则》以统一管理和应用为出发点,建立了一套既可与原有规则并行,又能实现数据信息标准化治理的城市级身份识别代码编码体系。业内专家表示,这是全国首个明确城市所有实体对象编码规则和分类框架的国家行业标准,是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性标准,来源于襄阳、宜昌的试点经验,提炼成湖北省地方标准,再上升成国家行业标准。

  住房城乡建设部本次发布的城市数公基标准体系框架,描述了标准体系的基本组成单元,包括基础通用、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感知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公共数字底座、应用支撑、建设与运营、安全与保障9类标准规范。此外,标准体系框架中各子系统标准共同构成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标准,各子系统标准间相互关联,保障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发挥出高效、智能、绿色的综合效能。

  摘自《中国建设报》2024.11.06谢展文


原文链接: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dfxx/202411/20241106_7806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法治网 td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