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财政政策为重庆经济企稳回升添动能
推动经济企稳恢复提振,是今年重庆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财政如何保障“粮草”?3月30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提信心
前两月社保就业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7.7%
前不久,重庆发布新版税收优惠政策指南,归集389项税收优惠政策,包括支持科技创新、重点产业发展等11个方面。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化为经济增长动能,首先要以提振市场主体的信心为重要前提,财政的着力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负担,主要是减税降费,充实企业现金流;二是添动力,主要是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200万元以下的货物服务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原则上全部预留给中小企业。今年以来全市申报的1204笔采购计划,适宜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项目占比近70%。
除了提振企业信心外,我市还注重提振百姓、基层信心。
春节假期刚结束,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活动持续在全市上下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一场接一场。为了支撑打好就业“组合拳”,市财政深入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目前已下达18亿元就业专项资金,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创业,支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和春风行动等活动。
不仅如此,市财政还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提振消费信心。川渝两地财政投入超1亿元,开展“成渝双城消费节”暨“爱尚重庆”消费节活动,预计将在两地60个区县举办各类展销活动上千场。
数据显示,前两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5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4%,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57亿元,增长60.4%。前两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4.6亿元,同比增长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7%,群众在基本民生的保障和改善上更有获得感、安全感。
值得一提的是,市财政还靠前发力、下沉财力,让区县更加有效地统筹财政资金保“三保”(即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干项目。去年底,市财政就提前下达区县转移支付1134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的提前下达率分别为91%和86%。
稳增长
今年全市将新增专项债券超过1000亿元
1月31日,重庆发行今年首批政府债券459亿元。仅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就发行债券19.6亿元。
此次发债改造提升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涉及36个区县,计划面积57.8万亩。
除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政府债券的支持重点,是事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大项目,比如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创新产业园、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国际现代化智慧物流产业园等。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重庆将新增专项债券超过1000亿元,有两个特点比较明显。一个是发行赶早,迄今已发行新增专项债券555亿元,占中央提前下达限额的63%。二是使用赶紧,已支持338个项目开工建设,已实现末端支出22.44亿元。
今年重庆财政在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同时,加大了产业项目投资,尤其是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电子制造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具体而言,财政政策资金始终跟着“产业图谱”走,紧扣“2+6+X”产业集群,支持支柱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培育未来产业。
比如,今年为推动长安、赛力斯等汽车企业稳生产,市财政联合市经济信息委制定汽车产业促销稳产政策,鼓励区县参照制定相应支持政策,企业出台市场促销政策,加快汽车产业发展。长安汽车发布的2月产销快报显示,公司生产汽车18.95万辆,同比增长44.82%,销售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超过2万辆,增长103.38%。
强主体
两大类4项举措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担保成本
普惠政策赋能、精准措施扶持,多措并举助力市场主体稳步前行,成为今年我市财政工作的一大特点。
市财政局该负责人介绍,今年的发力点,除了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以外,还将进一步增强政策精准性,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特困行业的支持,为微观主体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金融赋能,是今年财政的另一个着重点,全市计划新增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担保规模超过250亿元。
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一条是扩大业务规模,另一条是降低担保成本,我市推出两大类4项举措:一类是绩效奖补。对支小支农成效明显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最高可奖100万元。另一类是保费补助。比如,对单户1000万元以下的支小支农融资担保业务,分档给予1%—1.3%担保费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免收担保费;对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今年新增的支小支农业务,融资担保费率原则上平均不超过0.8%。
除了扶持市场主体的上述普惠政策,市财政还会同相关主管部门,从推动头部企业加速领跑、中小企业雨后春笋、新锐企业多点开花的角度,分别优化完善了相关分类政策。
比如,对于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专精特新企业,我市按照“加强引导、加大扶持、加快发展”的思路,建立健全梯度培育体系,强化科技和数智赋能,构建“政府基金+社会资本+银行贷款+上市融资”的中小企业融资矩阵,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2018年以来,市级中小微专项每年专门安排6000万元专项培育专精特新,2021年以来每年争取中央重点小巨人近1亿元,持续培育壮大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今年,市财政拟安排“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奖励1.1亿元。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ywxx/202303/t20230331_1183654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20-07-15
- 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的一...20-05-13
- 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圣泽...20-05-13
- 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监委...24-01-12
- 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的一...20-05-13
- 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清楚...20-04-28
- 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中心...20-04-23
- 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土地...20-04-24
- 黑土地“金豆子”鼓了农民...20-04-28
- 农业农村部召开年轻干部座...24-11-27
- 农业农村部与中国人保集团...24-11-27
- 第十五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24-11-26
- 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式友...24-11-25
- 植物工厂技术实现水稻一年...24-11-25
- 全省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训班...24-11-23
- 全省“四融一共”和美乡村...24-11-23
- 全省农业资源环境业务能力...24-11-23
- 李文信率队赴贵州省开展《...24-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