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土地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法制动态 > 正文

中国南极中山站建站34周年记 冰雪南极矗立“现代小镇”

发布时间:2023-03-11 来源: "自然资源部 作者:佚名

  

  2023年2月26日是中国南极中山站建站34周年。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声,在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全体队员的注目礼下,五星红旗在站区徐徐升起。

  在过去在34年,中山站科研能力、后勤保障等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已发展为集科研、观测、生活、环保、医疗等功能于一体的考察站,为我国南极考察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中山站的成长变化是我国极地考察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也为我国极地考察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艰难起步

  向南极内陆冰盖进军

  回首过往,中山站每一步的建设和发展都十分不易。

  1984年,我国在西南极洲的乔治王岛建立了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正式开启了探索南极科学奥秘的篇章。然而,在140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大陆,仅在西南极建立考察站还远远不够。于是,在东南极建立第二个考察站提上了议事日程。

  1988年11月,“极地”号科学考察船搭载着一百多名考察队员,向着东南极进发。此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建设中山站。

  道险且阻,“极地”号进入南极圈,前船艏左舷就被冰撞开一个直径长达30多公分的洞,所幸对船舶航行没有造成重大影响,“极地”号放慢速度,继续前行,后又因海冰阻碍被困。最为惊险的是1989年1月14日夜,考察队连续遭遇3次特大冰崩,险些船毁人亡。

  建立一个可供越冬的考察站,一般需要耗时数年。考察队员经过32天的艰苦奋战,以惊人的毅力在东南极拉斯曼丘陵上建成中山站,并开展当年越冬。

  气象观测专家逯昌贵参与了南极中山站的建站工作,并执行越冬任务。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当年在中山站越冬的故事。

  极夜的黑幕下,狂风怒吼着,雪片冰粒的狂涛在屋外奔涌,中山站的房子被风吹得颤动,并且发出轰隆隆的响声。在这样的天气下,逯昌贵带上手电筒,紧好棉胶靴靴口上的带子,走出门迎着风雪开展自己每日的观测任务。

  中山站建站当年,恶劣的天气严重影响了考察站的建设进度,所以,当考察队撤离的时候,留给十几名越冬队员的仅仅是几个没有任何内部装修的空房子。“比如发电房,当时连地板都没有,就相当于一个没有盖儿的大箱子扣着放在那里。”逯昌贵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那年的南极冬天,留在中山站的越冬人员除了完成自身的科考工作之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完成所有房屋的内部装修和其他站内完善工作。

  17个月过去了,越冬队员完成了科考任务,同时还完成了考察站内所有的室内装修,并且在室外搭起了20多米高的短波天线塔。短波天线的建成,大大方便了科考队与国内的电讯联络。

  中山站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南极考察的重心开始由西南极向东南极转移,吹响了向南极内陆冰盖进军的号角。此后,中国以中山站为基地,又先后建立了昆仑站、泰山站,不断拓展南极考察领域和范围。

  持续发力

  科研领域获多项突破

  随着中山站建成,我国陆基考察与其他研究活动也快速发展,考察领域从初期的亚南极环境、滨海与海岸带环境向南极内陆扩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

  南极大陆气候恶劣,对气象监测挑战很大。长期、连续的常规气象观测,可以有效增强我国极地天气气候监测预报能力,对提高极地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评估准确度、保障科学考察、保护极地环境等工作意义重大。

  1989年建站以来,中山站气象台已经运行34年,为全球极地气象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1993年,我国在中山站安装了臭氧光谱仪,开始了大气臭氧总量和紫外辐射的观测,并延续至今。在国际极地年期间,我国在中山站又建成了大气本底站,开展温室气体长期观测。2002年以来,在中山站到泰山站和昆仑站的断面上,考察队安装了多套由卫星传输资料的自动气象站,为提高极地天气预报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年来,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山站等地区获取的观测资料,对南极地区近代气候的变化规律、温室气体的本底特征和臭氧洞形成过程、南极考察气象业务天气预报系统、南极大气环境对东亚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等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众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在极区开展高空大气物理观测对于建立空间天气模型、改进无线电远距离通信、确定卫星轨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自1984年首次南极考察以来,我国极地科研人员开辟了极区高空大气物理学研究新领域。

  2019年,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在中山站完成我国首台极区中高层大气激光雷达安装调试和试运行,首次同时探测到南极中间层顶区大气温度和三维风场,填补了极隙区中高层大气探测的空白。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中山站建立了国际先进的极区高空大气物理观测系统,并与北极黄河站构成了国际上为数不多的极区共轭观测台站和相应的数据分析平台。以极区观测为基础,我国又在极光、极区电离层、空间等离子体波等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此外,依托中山站,我国科学家在南极冰盖起源、等离子体云块演化、黑洞吸积等前沿科学问题研究中实现重要突破,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科研成果,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为极地考察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实保障

  打造南极大本营

  2007年,我国开始南极“十五”能力建设,对中山站进行大规模扩建。新综合楼、污水处理站、锅炉房、高频雷达机房等拔地而起,诊疗室、多功能会议室、食堂、体育馆等一应俱全。

  2015年,南极中山站圆满完成“十一五”能力建设任务。期间,考察队员新建了主发电栋、越冬宿舍楼、新能源微网系统等工程。无线网络更让考察队员与万里之遥的国内实现了“零距离”沟通。

  如今的中山站,经过历次南极考察队的扩建改造,已经成为我国在南极最大的常年科学考察站和内陆考察交通枢纽,也是我国南极昆仑站、泰山站的后勤保障大本营,现有各类大型建筑19座,建筑面积约8500平方米,并被纳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序列。

  从当年的集装箱“铁皮房”,到科考设备齐全、生活保障设施完备的“现代小镇”,中山站实现了华丽转身,但它的建设与发展却从未停歇。

  “目前,中山站已完成人员轮换,各项业务科考、工程建设、后勤保障任务正稳步推进。”中国南极中山站站长黄德宏介绍,中山站当前正在开展空间环境观测、大气环境调查、海冰观测、生态环境监测、潮汐监测等业务化观测,以及常规气象及大气成分观测、固体潮与地磁观测等7个科研类考察项目和电气安全升级改造等工程建设任务,同时为南极内陆考察队和固定翼飞机“雪鹰601”提供保障。

  “三十多年来,在建设中山站的这场接力赛中,一代又一代南极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我们一定继续做好中山站的各项建设和维护工作,为我国极地考察提供坚实保障。”黄德宏说。


原文链接:http://www.mnr.gov.cn/dt/hy/202303/t20230306_27775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法治网 td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