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项目建管护用“组合拳” 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
近年来,萧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统筹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显著提高了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加了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巩固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预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贡献萧县力量。
萧县耕地面积158.4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面积143万亩、“两区”划定面积103.9万亩。2019年-2022年,全县新建成33万亩高标准农田,累计投入5.98亿元。其中新增和改善灌溉达标面积27.63万亩,新增和改善排水达标面积26.64万亩,节约水量1168.06万立方米,新增粮食产量2049.61万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田间道路通达度100%,受益农户5.72万户22.22万人。
一、建章立制,在强化保障上出实招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成立县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和农田水利建设指挥部,“一盘棋”统筹把控,及时协调解决工程推进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顺利推进。二是制定文件规范推进。出台《萧县农田水利建设方案》《萧县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小型水利工程“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管理办法》《萧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六方验收”规定》《萧县农田建设工程管护制度》等文件,明确建设目标、细化任务分解,明晰保障措施。三是第三方机构专业建管。坚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理念,聘请第三方机构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进行项目建设管理,建立质量检测和巡查机制,覆盖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质量和进度等各方面。在全程管控下完工的“2020年萧县丁里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被评选为“安徽省2020年高标准农田优质项目”。
二、因地制宜,在分类指导上出硬招
一是严把设计评审。严格按照《高标准农田通则》、《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的指导意见》和《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 2023 年度全省农田建设任务的通知》等国家标准和文件要求,以“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为目标,组织农业、水利、规划等相关专家现场勘察与资料审查,在广泛征集乡镇、部门和项目区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完成县级初审,并提交市局评审。确保高标准农田设计“量”与“价”的合理性,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严格分级验收。施工、监理单位对分项、分部、单元工程自验合格后,由业主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检测、施工、受益主体继续开展“六方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申请完工验收。所有标段项目均通过完工验收后,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县级初验,县级初验合格后申请市级竣工验收。通过分级验收模式,能够及时全面发现问题并有效整改。三是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主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试点,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助力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工程效益最大化和持久化。2019年以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7个,建设高标准农田4465亩,总投资1031.4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68.86万元,地方配套资金390.71万元,自筹资金171.92万元。
三、精准施策,在强基固本上出真招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完善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2019年以来,除投入5.29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社会资金127.92万元)外,还利用衔接资金8601万元、2021年利用一般债券资金1.3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2022年融资2.7亿元,其中1.6亿元用于开展农田水利建设,1.1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提档升级,农田水利建设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逐步形成。二是筑牢工程基础。聘请第三方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明确逐年推进计划,建立项目库评审制度,动态管理项目库,保证成熟一批建设一批。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逐村、逐镇征求意见并完善,同时与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签订承诺书,为项目顺利施工奠定坚强群众基础。三是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2021年对全县23个乡镇的“阻水点”进行航拍,明确问题根源,精准发力,打通“最后一米”。全年共疏浚大中小型沟渠900.22公里,修建农桥274座,修建下田涵8141座,修建水闸6座。编制印发《萧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和《萧县2022年农田水利建设方案》,2022-2024年计划修建渠道236.24公里、疏浚清淤排水沟1664.4公里,与高标准农田工程相互补充,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防灾抗灾能力。萧县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建设项目入选全国“2022民生示范工程”案例。四是强化管护主体责任。印发《萧县农田建设工程管护制度》,累计落实管护资金621.96万元,明确了管护范围、管护内容及标准、管护主体与监管主体,制定了高标准农田建后移交程序,补齐了管护保障和监督管理措施短板,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最大限度的造福广大群众。
四、创新机制,在提质增效上出新招
一是推广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新格局”。紧盯农业土地核心资源,坚持“集土地、强基础、找人种”原则,因村、因地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以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效益、增加村集体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增强集体凝聚力。截至2022年底,全县249个村(社区)实现规模集约经营20余万亩,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55.38万元。二是推行农民增收“新形式”。坚持“群众利益最大化”,以“固定收益”“入股分红”“固定收益+入股分红”三种方式,把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产生收益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在此基础上,鼓励镇村探索普惠分红模式,探索建立医疗、养老、教育等防贫保险机制,释放政策红利,吸引群众入社。截至2022年底,通过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农户年增收770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6000余万元。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18年的1.19万元提升到2022年的1.69万元,增长42.3%;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由2018年的0.22亿元提升到2022年的1.4亿元,增长523.8%。三是探索富民强村“新模式”。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流转的土地纳入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范围,把土地集中流转区打造成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持续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小型农田水利、美丽乡村、农村道路等公益性项目向村集体经济组织倾斜,全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ntjs/ntzx/566276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20-07-15
- 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的一...20-05-13
- 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圣泽...20-05-13
- 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监委...24-01-12
- 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的一...20-05-13
- 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清楚...20-04-28
- 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中心...20-04-23
- 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土地...20-04-24
- 黑土地“金豆子”鼓了农民...20-04-28
- 农业农村部与湖北省政府举...24-11-28
- 农业农村部召开年轻干部座...24-11-27
- 农业农村部与中国人保集团...24-11-27
- 第十五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24-11-26
- 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式友...24-11-25
- 植物工厂技术实现水稻一年...24-11-25
- 全省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训班...24-11-23
- 全省“四融一共”和美乡村...24-11-23
- 全省农业资源环境业务能力...24-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