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农垦集团 守好国家粮食安全 打造现代农业体系
(人民日报2022年9月7日8版)
202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垦区开发建设68周年,也是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呼伦贝尔农垦集团”)重组成立10周年。
这十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坚守农垦主责主业,砥砺前行。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党委牢记党中央赋予农垦“保卫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农业对外合作的排头兵、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四个定位,加快建设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全力打造现代农牧业“金字招牌”。
改革创新,高位推动主动作为
2012年,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整合,决定在海拉尔和大兴安岭两个农垦集团基础上组建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在集团管理体制扁平化基础上,农场企业化改革实现重大突破,所属24个全民所有制农牧场全部改制为农牧场公司并挂牌设立。
通过改革,集团下设的专业公司成为集团产品生产、品牌营销、投资合作和科技研发的支撑,与24个农牧场公司形成了多条闭合的产业链。
守住根本,打造现代化农业发展范例
十年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时刻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稳定粮食作物面积,调整产业结构,企业发展进一步提质增效,垦区80%以上耕地实行集中统一耕种管理。年播种面积580万亩,其中,粮油作物稳定在51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89.6%。
2021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争取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工程”(简称“黑土粮仓”先导专项),落户呼伦贝尔农垦大河湾农牧场公司,大河湾示范区成为该项目七大示范区之一,也是该项目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唯一一家示范区。该项目总投资1.05亿元,由中科院计算所等10余家国家级科研单位共同建设。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彻底解决“雨养农业、靠天吃饭”问题,呼伦贝尔农垦水利建设按下“快进键”。2021年,哈达图农牧场公司争取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入21879.87万元,建设14.11万亩高标准农田。如今,该公司高标准农田达25.05万亩,灌溉比例达75%,旱能灌、涝能排,实现旱涝保收。
十年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上倾力攻坚,2021年,全垦区有效灌溉面积达118.9万亩,预计2022年底将突破200万亩规模,有效保证农业稳产增产。
有了多重保障,2021年,垦区播种579.1万亩,作物总产量达37.5亿斤,同比增长45%,其中,粮油总产量达22.07亿斤。
“藏粮于技”,为智慧农业插上翅膀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机械化发展、从农业技术研发到信息技术应用,丰收画卷的背后,是科技的硬核支撑。
十年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立足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把种子作为“芯片”,黑土地作为“主板”,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设备作为“模块”,数字化作为“内存”,统筹谋划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中科院“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和“黑土粮仓”两个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在这里落户。集团储备科技人才5千多人,拥有先进的大中型机械设备5万多台件,田间综合机械化水平99%,600万亩耕地可在一周内播种完毕,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在70%以上。
围绕《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要求,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加快推进本地资源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决策智能化进程。
2021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信息化中心建设一期全面运营,实现了大数据分析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新突破,并成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资源聚集平台和呼伦贝尔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平台。
十年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致力于智慧农业发展。智能化不仅为传统农业装上了高科技“翅膀”,更为垦区开辟了一条科技稳粮丰粮的新途径。
一幅幅饱含科技色彩的现代化农业智慧图依次展现,一个个从数量到质量、从稳产到增产的精彩转变,展现出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坚守。
多业并举,答好高质量发展新考卷
为充分发挥黑土地的作用和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坚持全方位调整结构。从麦豆天下到玉米、油菜王国;从亩产几百斤到上千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一次又一次刷新我国高寒地区粮食生产纪录。
十年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按照“生态优先、固农兴牧,改革创新、富民强垦”发展方向,推进由农转牧、农牧结合、农旅融合,使传统农业向绿色、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迈进。
围绕产业化补齐产业链短板,打造粮油、大小麦、甜菜、马铃薯、饲草料、肉类、乳业、矿泉水、中草药、有机肥加蔬菜十个产业集群。构建种、养、储、加、销产业体系和粮经饲协调发展三元种植结构,保障了龙头企业生产需求,为三产融合、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奠定了基础。
一张蓝图绘到底,深耕绿色谋蝶变。2015年,中国科学院生态草牧业示范样板项目落地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每年夏季天然草地饲草生物含量最高峰时进行生产测定,为中科院实验研究提供有力数据,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进一步恢复天然草地的一整套方案。
呼伦贝尔农垦谢尔塔拉农牧场公司是内蒙古三河牛的摇篮。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大力发展三河牛培育和养殖,编规划、订方案,出台扶持政策,制定产业标准和操作规程,使三河牛培育迈上新台阶,养殖数量大幅增加,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2021年,呼伦贝尔农垦那吉屯乳业公司投资2.21亿元,建成5000头全群智能化奶牛示范牧场,并建设生态绿色有机玉米、大豆、鲜食玉米、青贮等生产基地,形成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循环发展的新格局。
十年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不断加大现代种业发展,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培育出多个优良品种,进一步提升了育种、繁育和供种能力。
全力打造“呼伦贝尔农垦”品牌,成功入选中国农垦品牌目录,被认定为“内蒙古老字号”品牌,获得“呼伦贝尔大草原”市域公用品牌使用权。跻身“呼伦贝尔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全面落地,农垦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产业备份,乡村振兴再交新答卷
聚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呼伦贝尔农垦依托集团现有装备、技术和人员,分别在大兴安岭地区、阿荣旗、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海拉尔区、额尔古纳市建设六个现代农牧业服务综合体,拓展农机作业服务新模式,并延伸到农资、农技、种业、科技、仓储、物流、加工、农产品销售服务,带动农资、农技向社会市场扩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深入挖掘军垦文化,推动农旅结合、文旅融合,突出“休闲、研学、服务、赛事”四个重点,编制集团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谢尔塔拉、哈达图、绰尔河、特泥河等几个重要农牧场公司专项规划,建设集“种植、养殖、加工和旅游观光”于一体、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田园综合体,以一种贴近生活、贴近需求、贴近时代的形态开发展现出来,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农垦,读懂自然”。
从空中俯瞰,一片片农田构成色彩斑斓的色块,大型现代化机械忙碌其中,这些呼伦贝尔农垦最常见的场景,已经成为今天呼伦贝尔草原上耀眼的画卷和垦区农旅融合的打卡地。
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创国际一流品质、创国内一流品牌”的“双十、双百、双创”目标,展现出呼伦贝尔垦区高质量发展的十足张力。
回眸十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始终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历经考验后壮大。展望未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奋楫扬帆,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bmdt/202209/t20220916_640939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20-07-15
- 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的一...20-05-13
- 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圣泽...20-05-13
- 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监委...24-01-12
- 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的一...20-05-13
- 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清楚...20-04-28
- 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中心...20-04-23
- 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土地...20-04-24
- 黑土地“金豆子”鼓了农民...20-04-28
- 农业农村部召开年轻干部座...24-11-27
- 农业农村部与中国人保集团...24-11-27
- 第十五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24-11-26
- 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式友...24-11-25
- 植物工厂技术实现水稻一年...24-11-25
- 全省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训班...24-11-23
- 全省“四融一共”和美乡村...24-11-23
- 全省农业资源环境业务能力...24-11-23
- 李文信率队赴贵州省开展《...24-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