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土地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说说 > 正文

垦造水田破解占补平衡难题

发布时间:2022-08-04 来源: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作者:佚名

  

  通过在全省各地推广垦造水田等多项措施,广东已连续22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图为湛江廉江横山镇黄村垦造水田项目。南方日报记者 黄叙浩 摄

  编者按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近年来,广东通过垦造水田、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多种方式,连续多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在耕地保护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广东人均耕地面积较少、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保护耕地、守护粮食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没有改变。

  牢守耕地红线,广东各地都有哪些硬举措?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唤醒‘沉睡’的耕地”系列报道,挖掘全省各地的典型做法案例,为耕地保护问策探路。敬请垂注。

  ■唤醒"沉睡"的耕地

  “以前这里都是荒地草地,没什么人愿意种粮。自打县里来人垦造了水田交给我们种,年年都能大丰收!”韶关仁化周田镇麻洋村垦造水田种植户徐大爷笑着说。盛夏时节,韶关仁化3000亩垦造水田飘出阵阵稻花香。

  近年来在广东各地,连片的荒地、旱地通过垦造水田在短短数年内变成了水田、良田,“沉睡”的耕地被唤醒。

  今年7月,广东印发的支持晚造粮食生产12条措施中也特别提到,要大力推进垦造水田,确保完成2022年垦造水田5万亩的年度任务,已验收的垦造水田每年种植水稻一造以上。可见,垦造水田已成为广东保障耕地占补平衡、守护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记者走访发现,要复制、推广这一模式,不仅要进一步加深各地乡村、群众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更要在垦造水田投入和种粮收益、乡村长远发展之间做好平衡,让垦造水田带来的效益真正反哺乡村振兴。

  科学选址实现耕地集中连片保护利用

  耕地占补平衡要求各地要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补充相对应的耕地,以此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而垦造水田则是把土地性质为耕地的旱地开垦改造为水田。

  位于湛江廉江市西南部的安铺镇是广东四大古镇之一。这里是廉江市重点推广垦造水田的地区之一。

  “在实施垦造之前,这片水田就像另一边的荒地,长满了杂草。”廉江市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与耕地保护股股长唐上影向记者介绍。从安铺镇890乡道转进珠盘海村,一路之隔的两块农田形成了鲜明对比——一边是垦造好的水田,水稻生长良好;另外一边则是野草丛生,被村民用来堆置杂物。

  “旁边的这块土地很快也会实施垦造了。村民看到了垦造后的效果,参与热情高涨。”唐上影说。

  不过,并非所有的旱地都能垦造为水田。垦造水田项目的选址要综合考虑地形、坡度、水源等多种因素,选址科学与否也是决定项目能否顺利落地的关键环节。

  此外,为了做好垦造工程成本和种植收益之间的平衡,各地一般会优先选取集中连片、规模较大的地块,用于实施垦造水田。

  事实上,“连片保护”也是广东耕地保护的要求之一。今年6月,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强调要推动耕地集中连片保护和耕地质量提升。

  给被占用耕地的土壤“搬家”

  目前,垦造水田工作正在广东稳步推进。除了过去几年全省垦造的30多万亩水田,到2023年,全省至少还要完成垦造水田15万亩。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已超额完成了5万亩的垦造水田年度任务,连续22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科学选址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棘手的几道难关。

  首先是要提高村民的参与意愿。“有些村民思想比较守旧,宁可闲置不用,也不愿意将耕地用于垦造水田。”在安铺镇老马村,一名村民告诉记者。

  因此,各地有关部门常常要在前期的沟通、解释中投入大量工作,并通过已经启动的项目让村民看到实在的成果。

  下一步,要把征收回来的旱地变成水田,相当于要改良一块土地的土壤质量,难度也不小。

  广东广基建设集团项目经理陈治统参与了湛江廉江多个垦造水田项目的施工,他介绍,水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的方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广东,一个建设项目如果占用了耕地水田,被占用位置的水田耕作层——即适合用来耕种的土壤,需要剥离出来,用于其他地块的土壤改良。这种方法就像是土壤经历了一次“搬家”。

  湛江廉江对玉湛高速项目和东环大道两个项目所占用水田的耕作层土壤进行了剥离,再运到珠盘海村、老马村等地,与垦造水田地块的土壤进行混合处理再回填,从而实现了土壤改良。

  完成了这一步,土地还只是“生地”,刚开始的种植效果会差一些。经过多轮试种、改造,“生地”慢慢会变成质量更好的“熟地”。

  垦造水田如何反哺乡村振兴仍需探索

  在前期工程完成后,垦造水田项目还要通过自然资源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的联合验收等流程,才能转化为水田指标。水田指标通过跨地区的交易,最终给项目所在地带来收益。

  这一周期跨度有时甚至需要数年之久,因此,垦造水田无论对农村或者参与建设的企业来说,都是一笔“长远账”。

  垦造水田项目的另外一项“硬指标”,是一年至少要种植一季水稻。单靠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收益并不高。

  因此,要推广垦造水田,更需要各地探索如何经营好垦造的水田,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让农村尤其是农民获益。

  广东不少地方的垦造水田都采用了“稻—稻—薯”等轮作模式,即同一地块上种植至少一季水稻,再种植一季或两季其他经济作物。“一来冬天天气冷,不适宜种植水稻。二来通过搭配种植经济作物,种地收入也可以提高。”珠盘海村的一位村民说。

  在江门市台山海宴镇华侨农场,由盐碱地垦造出来的水田除了试种海水稻,当地还积极探索“稻虾蟹共生”的立体生态混养模式。

  土地变了样,农民的身份也往往发生转变。原先分散、闲置的旱地通过垦造水田变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各地乡村再通过培养种植大户或引进种植企业,将土地承包、统一经营。农民除了收取租金,还能到田里劳作,获得稳定收入。而种植大户或企业则是通过规模效益获取利润。

  垦造水田获得的经济收益,又进一步反哺了乡村振兴,推动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

  “前段时间暴雨天气持续,如果不是之前垦造水田时兴修了水渠,平整了道路,水估计就漫上来了。”廉江市横山镇南圩村黄村垦造水田项目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省内各地的垦造水田项目一般由地方政府与村民签订租约,在租期内由政府部门将耕地托管给种植大户或企业经营,经营者则必须保障种植粮食的指标。比如,在廉江,这一租期就是7年。但在这一租期到期、耕地交还后,农民是否仍愿意继续将耕地用于种植粮食?

  对此,尽管唐上影等人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他们仍保持乐观:“垦造后的耕地,租金已经从原来的每亩每年200元提高到1000元左右,再加上粮食安全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相信大部分村民还是会选择集体承包、连片经营的种粮模式。”

  


原文链接:http://dara.gd.gov.cn/nyyw/content/post_398628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法治网 td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