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土地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项目 > 正文

厦门近岸海域再现“蓝眼泪”现象

发布时间:2022-02-25 来源: 自然资源部 作者:佚名

   

  “蓝眼泪”现象 陈金海 摄

  近日,福建省厦门市近岸海域再现“蓝眼泪”现象:夜幕下的海浪发出了明亮的蓝色荧光。

  这一奇景吸引了不少市民争相观赏,也引来了另一种声音,怀疑“蓝眼泪”现象的形成与海洋污染有关。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顾海峰释疑:春季水温升高,海水中的夜光藻密度增加,才是“蓝眼泪”现象产生的原因。

  “夜光藻是一种典型的发光甲藻,其体内的荧光素酶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会释放一个光量子,就是我们看到的蓝光。”顾海峰介绍,静止的水面夜光藻不会发光,只有在有波浪或人为扰动的情况下,化学反应才会发生。

  据了解,夜光藻是一种全球分布的原始甲藻,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有许多共生的绿藻,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暴发后会导致水体变成绿色;第二类没有共生的藻类,完全依赖捕食其他生物,分布在全球除极区外的各个海域,暴发后导致水体变成红色。我国海域出现的夜光藻大都属于第二类,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0℃~25℃,最适温度是18℃~20℃。

  2021年3月,厦门港近年来首次大规模出现“蓝眼泪”现象。顾海峰指出,今年厦门“蓝眼泪”现象出现的时间大幅提前,和厦门近段时间气温较高有关,但是目前出现的范围还较小。

  “蓝眼泪”现象对海洋水体环境意味着什么?顾海峰认为,水体中没有夜光藻或者有太多的夜光藻都是环境异常的表现。

  近十年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在厦门港开展了长期的观测,很少在水体中发现夜光藻,原因之一可能是厦门港受九龙江的影响,水体通常比较浑浊。“近年来,水体治理效果明显,清澈的水体更适宜夜光藻的生长,夜光藻回到厦门港,表明厦门港的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顾海峰说。

  需要注意的是,夜光藻过多也可能导致厦门港暴发赤潮,对环境再次造成伤害。“夜光藻依赖于其他的生物,特别是硅藻才能生存,在富营养化条件下,硅藻数量大量增加,就可能导致夜光藻赤潮的暴发。”由此,顾海峰呼吁,“蓝眼泪”现象提醒有关各方需持续关注、改善厦门近岸海域的水体环境。


原文链接:http://www.mnr.gov.cn//dt/hy/202202/t20220224_272931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法治网 td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